2011年11月28日

視角的轉換-變化中的第一廣場

【內容來自筆者碩士論文,及參考其他相關資源】



  1995年,台中市中港路衛爾康西餐廳大火奪走64條人命,當時甚囂塵上的都市傳說:火災原因是有艘幽靈船停在一廣上空,載滿百人後才會起航,而船上正好缺64人,由於此傳說顯示還會有類似事件再發生,導致公共場所人數大為減少,現場附近的商業區第一廣場也跟著沒落;不久後又傳說有人拿愛滋針頭在第一廣場附近到處扎人…。傳言流傳甚廣,現在上網查詢也還有數千筆這兩則流言的資料,已經沒落的一廣商圈又多了負面報導,雪上加霜對第一廣場的發展不無影響。

  1989年政府開放外勞來台,台中市第一廣場約在2003年後開始有外勞聚集(根據筆者研究調查來推估),陸陸續續也有外籍商家的設立。

  台人的遷出使得外勞的遷入,直至今日每逢周末廣場都是黑壓壓的一片外勞群眾聚集,也使得在台人的心中對第一廣場有種說不出的「禁止靠近」的原因,此地就好像台版13[i],舊市中心就這樣被黑暗成一處「危險的外勞特區」。儘管網路上有許多部落客分享道地台中小吃仍會提及第一廣場,但文章內總多了對外勞的描寫,享受美食之餘,似乎到第一廣場用餐要時時刻刻注意人身安全,三不五時也會在新聞看到對外勞的負面報導,就算不是在台中,第一廣場還是會被提及是「外勞聚集的場所」…。

  外勞的聚集行為日漸增加,第一廣場周邊也陸續開設了以東南亞為主題的商家,諸如飲食店、雜貨店、生活用品超市以及外幣匯兌、貨物通運公司與東南亞人力仲介公司等;東南亞商家的設立掀起了另一股商業振興風波,外籍小吃店擺設了卡拉OK也有賣一些雜貨,讓前來消費的民眾有多樣化的選擇,除了用餐也能唱歌、跳舞或是購買日常用品,然而台中市民卻不認同這樣的做法,認為店內擺設歌唱設備只是對社區帶來噪音。

  廣場及站前廣場在傍晚的時候會有父母帶著孩童到廣場上騎腳踏車或是打羽毛球等親子休閒活動,也會有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聊天,但是過了日落,場景依舊但聚集在廣場上聊天的是三五成群的外勞,無形中好像排班制一般,台中市民跟外勞使用廣場的時間是錯開的!大樓各樓層的使用屬性及客層也是分開的,第一廣場大樓的一至三樓客層以東南亞群眾為主,商業類型為販賣東南亞通訊器材、電話卡及飲食店,另外還參雜了幾家原有的台灣商家,而會踏入第一廣場的學生族群多至樓上休閒場所消費,如:KTV、電影院、撞球場等。

  觀察到此一現象讓我深感好奇,原本蕭條沒落的第一廣場,因為外籍商家的進駐而重燃生機,在商業衰敗後重新有了消費者進出;然而台中市民對此一現象似乎並未感到高興,就連前去消費的空間、廣場的使用時間都是互相錯開的,何以異文化所形塑之消費空間會被主流文化所抗拒?

  身為台中市民,20多年來見證了第一廣場的興衰過往,從求學時期夢寐以求的遊樂地帶,到現在成為人人退避三舍的台版13區,每逢六日第一廣場及廣場前廣場總聚集了滿滿的菲律賓、泰國、印尼、越南等外籍勞工,眾多的餐廳及聚集的小團體讓人宛如置身東南亞。

  三不五時會跟家人去綠川西街的老麵攤用餐,小時候在該麵攤用餐常常埋怨著:「為什麼要來這麼髒的市場吃東西,又很擠!」學生時期會到第一廣場也只是去三樓買手機易付卡的儲值卡片,對眾多台中市民而言,包括我在內都認為第一廣場就是個危險的地方;但是隨著時間流轉,讓市民恐懼的、出沒的已經不再是那些「看起來像流氓的不良學生」,反而是一些黑皮膚大眼珠「看起來很恐怖的外勞」會在第一廣場流連忘返,2000年還沒有像今日的聚集現象,頂多是有結伴的逛街購物現象或是在第一廣場附近用餐;外籍勞工的聚集的確對市區環境、治安及商業帶來了影響,同時也改變了原有的都市景觀。


[i] 取材自電影Banlieue 13( District 13)及Assault on Precinct 13,兩部電影的13區皆是屬於治安、環境等社會條件較差的區域,然而13區是否為真實存在不得而知,但對於西方而言13是惡魔的數字,故此用「13區」來形容被社會忽視及隔離的區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